?

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采訪技巧(三)

  • 發布時間:04-23 20:06
  • 新聞來源:
  • 責任編輯:王婧

    三、在采訪現場還應把握好“催哭技巧”的慎用原則


    在去年奧運會期間,出現過許多感人的場面。那些奪取奧運會冠軍的運動員喜極而泣,而那些衛冕失敗的運動員則抱憾痛哭,電視屏幕上充滿著哭泣的畫面。

    仿佛是為了配合電視鏡頭,記者在采訪過程中,經常向一些運動員提出“催人淚下”的問題。一些運動員不愿意在鏡頭前流露出內心世界,但是記者緊追不舍,提出的問題越來越具有“催淚彈”性質,最后讓運動員不得不在鏡頭前痛哭流涕。

    在奧運會開幕的第一天,有可能成為衛冕冠軍的十米氣步槍運動員杜麗,意外失手,沒有得到任何獎牌。在奧運會場館外面,記者步步緊逼,希望這位內心痛苦的運動員在鏡頭面前表演流淚的場面。杜麗好幾次忍著淚水,不愿意配合“表演”,可是記者不依不饒,用夾帶著哭聲的問題,千方百計地“動員”這位運動員哭出來。最終記者“催淚”成功,運動員與記者擁抱在一起,淚流滿面?!?/p>

    中國羽毛球女子雙打運動員意外失手之后,記者似乎發現了催淚的機會,于是步步緊逼,最終在運動員大巴車上捕捉到了淚流滿面的感人場面。

    不能說這些記者不敬業,也不能說這些記者心存惡意。在賽場上失去寶貴的機會,對運動員來說當然是一件痛心疾首的事情。正因如此,記者從技術的角度詢問失利的原因之后,不應該借題發揮,詢問一些情感上的問題。沒有獲得奧運會的獎牌,運動員當然痛苦,想起那些滿懷期待的親人,回想教練員和領導的精心培養,運動員當然會產生愧疚的心情。但是,給運動員以心理上的安慰,讓他們盡快擺脫痛苦的記憶,是記者的良知所在。不要為了捕捉感人的畫面,而故意催人淚下。  

    從記者的“催淚”采訪,我們不能不深刻地意識到,中國的記者仍然缺乏職業意識。記者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,但記者是一個特殊的職業,他必須站在新聞現場,向讀者和觀眾客觀地報道所發生的一切。假如記者痛哭流涕,或者泣不成聲,那么,不但會影響信息的發送,而且會“感染”現場的被采訪者,從而使記者的采訪變成了舞臺表演。過去我們總以為只有電影演員才有程式化的表演,現在發覺記者采訪也有程式化的問題。在運動員比賽結束之后,記者會湊上前去,詢問運動員此時此刻的感受如何,如果運動員獲得了冠軍,那么,記者預想的答案是“很激動”;如果運動員沒有獲得獎牌,那么,記者就會千方百計地讓運動員做出一副痛不欲生的樣子,然后用不痛不癢的安慰結束采訪。這樣的采訪,不但是對運動員的折磨,也是對觀眾和讀者的折磨——記者沒有意識到,觀眾和讀者更希望看到或者讀到的是冷靜的技術分析,而不是淚水。

    有人說記者是一個進入門檻非常低的職業,只要會說話,就可以成為記者。這樣的觀點當然是錯誤的。但是,人們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錯覺,根本原因就在于,記者經常在采訪報道中提出一些非?!叭踔恰钡膯栴}。記者必須在短暫的時間里,向公眾提供最有價值的信息,這對于記者來說,不亞于一場艱苦的比賽。所以,記者在制作新聞作品的時候,務必要刻苦用功,不能以為進入賽場就可以成為記者,更不要錯誤地以為把運動員搞得淚流滿面就是一個合格的記者。記者應當學會控制自己的感情,應當讓運動員在頭腦冷靜之后,回答有價值的問題,而不是在語無倫次的情況下,說出許多感人的廢話。所以,在現場采訪中,應把握好“催淚技巧”的慎用原則。


分享到:

相關新聞

抱着娇妻让领导一起弄_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看片_chinese中国农村夫妇
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